对于贵州的余亚来说,从二十岁开始,她面临的却是挥之不去的阴霾。
由于患上了白血病,余亚每天都活在痛苦的治疗当中,不仅如此,父母为她掏空的积蓄,弟弟的婚房也被变卖。
在这样的情况下,余亚不得已写下了一封遗书,并表示,自己不再继续治疗,家人已经一无所有。
那么,余亚的病症到底如何?弟弟又为何选择离家出走?如今,她的病情缓解了吗?
从天堂坠入地狱
年,余亚出生于贵州省思南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她的父母都是本分的农民,共育有余亚和她的弟弟余*两个孩子。
余*从小就很调皮,对读书一点兴趣也没有,所以早早就出门打工,而余亚就不一样了。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深知父母劳作的辛苦,也时常为爱闯祸的弟弟担忧,所以从小便树立起远大的目标,一定要好好学习,走出大山。
正因如此,余亚每天都认真读书,除了帮父母分担家务,其他时间基本都投入到学习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小学开始,她在班上的成绩便名列前茅。
年高考放榜,她更是成了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父母每次提起她,脸上都不禁露出自豪的表情。
上大学后,余亚同样没有荒废学业,品学兼优的她也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
在大多数时候,余亚都在憧憬着自己的未来,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一直是她每天奋斗的动力。
然而,年9月份,余亚刚刚进入了大学的第二年,身体却出了点状况。
她经常发高烧,而且淋巴结肿大,非常像流感的症状。
不过,感冒药对她的病无济于事,医院做了几项检查,也根本找不出原因。
由于每天都学习到深夜,所以余亚认为,很有可能是自己太过疲惫导致的,只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就会好转。
在和父亲余连权打电话时,她也提到过自己的“怪病”,余连权对此十分关切,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
但余亚考虑到家里的经济状况,舍不得花这笔钱,而且自恃年轻,觉得没有问题,一直拖了一个多月。
然而,她的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不断加重,高烧甚至持续一个星期不退,整个人甚至无力起床,无法正常生活。
见余亚病情如此严重,大学室友们也十分关心,最后,她们强行将余亚送到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
当检查报告单交到余亚手中的时候,她的眼神黯淡了下来。
只见报告单上写着“急性髓系白血病M2”,余亚早就知道白血病的威力,一时之间,她不知道如何是好,脑子里已经一片空白。
此时,余连权父母还在浙江省打工,这是他们第一次远离家乡,就是为了给女儿挣学费。
当从电话里得知余亚的情况时,余连权也双腿发软,直接瘫坐在了地上,当天夜里,他们便买了从浙江到贵州的火车票,马不停蹄地赶了回去。
痛苦的治疗过程
医生表示,余亚的病已经无药可救,不如带回家保守治疗,还能减轻一点痛苦。
余亚和父亲都明白,“保守治疗”的意思也就是回家等死,在重大的人生变故面前,余亚拿不定主意。
可她的父亲却坚持不肯放弃,看着女儿憔悴的面容,他止不住地心疼。
随即告知医生,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治疗她,哪怕掏空家底,哪怕希望渺茫,也要争取一丝一毫的机会。
看着眼前惊慌失措的女儿,余连权抚摸着她的头说道,
“放心,爸爸一定会救你的”。
说着,余亚的眼泪已经失控,而旁边站着的母亲也忍不住啜泣起来。
就这样,余亚医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治疗。
期间,她剪掉了自己留了多年的长发,皮肤也暗沉了很多,但相比于身体上的痛苦,这点容貌上的损失根本不值一提。
由于病情严重,医院给余亚的化疗剂量很大。
所以导致她出现了长期的神经痛,每天晚上痛得难以入眠,只有吃了止痛药之后才能缓解一阵。
不仅如此,治疗还带来了一些副作用,余亚的盆腔里长了一个肿瘤,每天大小便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经常弄到裤子上、床上。
在第一次大便失禁的那天,余亚忍不住大声哭了起来,她又羞愧、又恼怒,根本无法继续这样的生活。
然而,在一次次失禁以后,她也只能被迫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在最严重的时候,她甚至只能坐在马桶上睡觉,一旦离开便很有可能控制不住弄到身上。
每当提及这点,余亚的母亲都表示,
“孩子吃了很多苦,我也不知道这样坚持下去是不是对她好”。
不过,余亚的父亲从来没有犹豫过,他坚信女儿的病情会有所好转。
随着治疗的加深,余亚的白血病的确得到了一些控制。
年,见她身体状况好转,医生建议让她转医院,尽快接受骨髓移植。
这一天,笼罩在余家长达两年的阴霾近乎散去,余亚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重拾信心以后,他们来到了河北,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然而,痛苦的生活卷土重来,由于化疗剂量的加大,余亚每天都遭受着折磨,她的皮肤变得黝黑,体重迅速下降,整个人已经瘦得没有人样了。
好在,家人的鼓励给了她继续下去的信心,除了陪在身边的父母,远在家乡的奶奶也会每天给她打电话。
虽然余亚虽然身心俱疲,但在电话里总是强颜欢笑。
就这样,经过四个月的等待,她终于等来了移植,移植的过程同样痛苦。
每天拉肚子、吐血都是常态,但好在进度比较顺利,经过不到两周,余亚便成功出仓。
家庭矛盾凸显
出仓意味着阶段性的胜利,“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想法,也让余亚从困难中挺了过来。
有时候,她甚至躺在病床上,畅想自己康复后的美好生活,与确诊之初那个想要放弃的姑娘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就在余亚重拾信心的时候,她的家人却出现了一次激烈的争吵,家庭甚至接近分崩离析。
原来,为了给余亚治病,家里本就不多的积蓄早就被掏空了,还在亲戚朋友那里借了不少钱,见花费如此巨大,母亲已经有所动摇。
好几次,余亚的母亲偷偷将余连权拉到一旁,跟他说,
“女儿已经这样了,医生都说救不活,我们带她回家吧,医院里受苦”。
余连权当然知道,妻子并非不爱女儿,她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情有可原。
一方面,急性髓系白血病确实很难治愈,康复率微乎其微,而另一方面,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两年的治疗费用都是七拼八凑来的。
骨髓移植只是无底洞的开始,要想继续治疗下去,家里根本负担不起。
不过,余连权却不愿意放弃,即便妻子反对,他还是坚持治疗,因为他始终记得自己对儿女的承诺。
为了筹钱,他甚至打算卖掉家里在县城唯一的房子。
这套房子是二老几十年积攒的心血,本来是打算留给儿子余*的,在余*结婚后,这套房子也一直借给他们小两口住。
余连权明白,一旦提出卖房的想法,不管是妻子还是儿子都会有意见,但他还是提了出来。
最终余连权将房子卖了,这才还掉了家里两年来积攒的债务,并为余亚的下一步治疗准备了部分资金。
然而,儿媳妇却不乐意了,在房子卖掉的第二天,她就一声不吭地回了娘家。
不仅如此,在电话中,她还表示以后都不会再回来了,甚至打算将三岁的孩子接过去,不再和余*一起生活。
老婆离家出走以后,余*也背着行李前往浙江打工,过年都没有回家。
看到家里因为自己已经四分五裂,余亚不仅承受着生理上的病痛,还得忍受心理上的折磨。
年5月,在情绪无法宣泄的时候,她甚至挥笔写下了一封遗书,
“爸爸妈妈,我不治了,放过自己,也放过你们。家里已经一无所有,我不想再给你们增加负担……”。
并称自己“愿意主动放弃治疗”,此后便不再吃药,也不再化疗。
余连权不知道女儿为什么突然间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当看到遗书的时候,父女两人相顾无言,忍不住抱头痛哭了起来。
余亚和她的遗书
民间争议不断
在网络的发酵下,贵州省女大学生写下“遗书”的事件开始流传开来,针对余亚的遭遇,网民们在同情之余,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父亲倾尽全力为女儿治病,这种伟大的亲情令人感动。
也有人说,弟弟在姐姐最困难的时候离她而去,未免令人寒心,也有人为弟弟辩解道,他连房子都愿意出售,已经为姐姐奉献了很多。
针对这一事件,不同人当然有不同的看法,但争论的焦点都集中于余亚弟弟余*的行为是否得当。
从法律的角度而言,在某些情况下,弟弟确实有抚养姐姐的义务。
比如说,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五条规定,
“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抚养的义务”。
当然,这一法律条款针对的是兄、姐对弟、妹的义务,但根据最高法对兄弟姐妹间抚养问题的批复来看,弟弟同样需要抚养无收入来源的姐姐。
不过余亚的情况比较特殊,她的父母都健在,家里的困难主要集中于经济问题。
但无论如何,作为余亚唯一的弟弟,余*都不应该选择一走了之,毕竟,血浓于水的亲情摆在眼前。
即便还没有深入法律管辖的范畴,但他同样应该承担起道德的要求,对姐姐给予更多的关怀,从这个角度而言,余*的行为受到质疑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我们同样应该看到,为了给姐姐治病,余*也做出了大量牺牲。
首先,在前两年的治疗中,他一直任劳任怨,医院陪护期间,他担起了一家之主的担子。
不仅为姐姐东奔西走,而且出钱出力,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甚至在房子被卖掉的时候,他也只是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并没有真的阻止父亲筹钱。
后来他还为姐姐提供了骨髓,截止到这里,他无疑称得上是一个好弟弟。
问题的转机出现在卖掉房子以后。
此时余亚的骨髓移植已经完成,下一步治疗正在计划当中,姐姐的状况有所改善。
但余*自己却面临着生活上的危机,妻子离他而去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所承担的压力我们根本难以想象。
不仅如此,余*的孩子已经三岁有余,却还没上幼儿园,姐姐的病情无疑占据了他大量精力,甚至导致他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
正因如此,余*逃避的行为似乎是可以谅解的。
不过,说到底,余家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于经济难题,正是一场大病,将这个原本美满的家庭推入了地狱。
如今,余亚的遭遇吸引了大量网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