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见字和见面都不容易,无论古今。
刺猬公社
田不然
这个月,对国产综艺来说好消息不少。《极限挑战》第三季、《明星大侦探》第三季先后归来。
15日,《见字如面第二期》也终于“羞羞答答”地上线了。
说它羞羞答答,一方面是因为其面世过程坎坷:9月开更第一期“生死”后,虽然效果良好,豆瓣评分9.5分,单期节目播放量突破3.6亿,但第二期便未如期上线,之后节目组对外宣布节目“因故延播”。而在11月14日20:00左右,《见字如面》官博称“为了更好地和大家见字如面”,再次跳票一天。
另一方面,本次复播后,在腾讯视频上仍然看不到之前的内容,第二期时长也缩减了一半,只包含三封信,内容“乖巧”:
梁启超就给徐志摩证婚一事敲打晚辈、汉文帝和赵佗互通信件明确君臣关系、一代越剧宗师袁雪芬写给已故父亲剖明心志。
家国,修身,动荡时代的人物选择都涉及了。李立群、*等人的演绎也十分入戏,或诙谐或忧愤,截至完稿,点击量已近w。
虽然就第二季内容上是否有所调整、删除无从知晓,但近日总导演关正文还是就节目的细节、方向、调性等问题上透露了很多想法。
作为一个被称为“业界清流”综艺的导演,他在逐渐学会分清什么是暂时的,什么是长远的。
总导演说
Q:第一期时,李真的信件感动了很多人,后续媒体报道和传播也很多,这个效果有预想到吗?不知道他的近况如何。另外您在做每期节目时,会对观众的感受、从节目中获得的东西有一定期待吗?
A:视频节目天然具有大众属性,创作的时候永远会把受众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这种受众感受并不是调查或者大数据的指引,而是将心比心。我挺腻味煽情套路的,但是看到李真的信,他写的太美了,没有人会被煽情,只有真正的感动。后来大家捐了很多钱,部分解决了他急需的医疗费。信还被博物馆收藏了。
创作需要真诚,只能做你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创作也需要批评,所有提醒都会让你提升。能够经历历史,是件幸运的事。
Q:于和伟和赵立新表现很出彩,谈谈录制前后的过程吧?
于和伟和赵立新都是非常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在这一季节目中还有很多特别精彩的表演。在第二期的这两封对读信中,最关键的是历史上这两位的心态如何把握还原。赵立新有个气势压人的开头,还有一种威胁和戏谑的味道。这让后面的人很难接。于和伟准确表现了外柔内刚,表面上屈服内心倔强,特别好。
Q:*一开始就落泪了,会不会演员用力过度?
*准备得太充分了,每一句都走心。大家觉得情感不同步,跟节目删减后节奏有点突兀有关,跟*的表演状态关系不大。看节目的时候好多人盯着字幕条,*还没读呢,大家就已经在感叹说这就要没了。
Q:节目组在选择信件时秉承着什么样的标准与尺度?
值得让更多人看到的信,始终是节目选信的标尺。这个值得,主要是提供认知价值、思考价值。有些常识的标准是不会变的。
很多人抱怨《见字如面》第二期的时长短了一半,在我看数量多少并不是问题,少更值得珍惜。因为每封信都有观察和思考的价值,都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素材和窗口。
Q:读信人是不是可以选非演员呢?
这次有一封信是非演员上台的。到时候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因为他的表现足够优秀动人。一般的来讲,只有优秀的艺术家才能细致传达信件的丰富信息,并带给大家愉悦的感受。你只有听得入耳,才能感受入心,才能有更多收获。
Q:《见字如面》第二季给您今后制作带来哪些经验?
第二季节目刚刚播出两集,这种激活思考的努力都在继续。
现在很多人都在批评低俗化,我们还应该知道低俗的对面是什么。不提供思考价值的“高雅”往往只能呈现贴金的虚荣,思考的缺位永远只能形成低俗的产品。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支撑大思考的丰厚素材,有成的也有败的,有得的也有失的,有兴的也有替的。只有成没有败,只有得没有失,只重复定论不给出推演过程,你就没有了对比和鉴别,就没有了思考的空间。
Q:文化节目近些年兴起,并受到很多观众的喜欢,您觉得兴起的原因是什么?现在也出现了很多类似的同质化的节目,对文化综艺这一领域未来的走向有什么看法?
实事求是地说,所谓文化节目的兴起跟实力文化的一系列作品密切相关。我们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都是最初的尝试,都有接近7亿的观众。但是,我一直不大同意所谓文化节目风口的说法,客观上不管你已经有了多大规模的受众,大家还是把你当成小众产品。这需要时间和坚持,不是一天能改变的。
其实观众不会因为你是什么类型的节目而喜欢你,大家爱看的节目只有一种,那就是好节目。在我看来,好节目的特征就是能让大家享受高品质的精神愉悦的节目,而且应该是多元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活着,我们都会继续。
田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