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合肥两名男子确诊为热射病住进ICU
TUhjnbcbe - 2022/9/11 23:07:00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讯“热死了”有时并非一句玩笑话。据报道,医院连续有中暑患者送医,多人确诊热射病并已有死亡病例。7月13日,医院了解到,进入7月份以来中暑患者开始增多,有市民确诊为热射病,目前正在ICU接受治疗。

合肥市急救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7月7日(小暑)以来,中心接到的中暑呼救开始显著增多,7月11日甚至达到有29例,为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峰。什么是热射病?市民又该如何预防?记者就此采访了专家。

关键词:突发

合肥两名男子相继确诊热射病住进ICU

7月10日上午,59岁的刘浩(化名)突然倒在了豆腐坊里,当身边人发现他时已经陷入了昏迷状态。

“那天温度比较高,据家人表述,豆腐坊里的环境比较潮湿、闷热,患者被医院时体温达到了40度,伴有抽搐和大便失禁,属于典型的重症中暑,我们称之为热射病。”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俊表示,由于该患者出现了多脏器功能损害、凝血系统紊乱,急诊科在进行紧急处理后将其转入了ICU,他们对患者进行了气管插管、脏器支持等治疗,患者病情逐步好转,预计将于明后天转入普通病房。

无独有偶。7月11日,一位年龄为60岁的绿化带养护工人也因中暑而昏迷,被送入该院急诊科,经检查后被诊断为热射病,目前正在该院ICU接受治疗。

“我们每年都会接诊一些热射病患者,如果及时送医病情基本都能扭转。”刘俊告诉记者,他也曾接诊过病情比较严重的热射病患者,患者在入院后短时间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并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幸死亡。

刘浩正在ICU接受治疗,有望明后天转入普通病房。

关键词:数据

急救中心近期一天最多接到29例中暑呼救

记者从合肥市急救中心了解到,受高温天气影响,7月7日(小暑)以来,该中心接收到的中暑呼救显著增多。据悉,自7月10日以来,合肥平均每天接到中暑呼救22例,其中7月11日中暑呼救更是高达29例,为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峰。

“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中暑的高发期,最近两天中暑的患者明显增多,医院接诊的中暑患者达到了20例,其中18例为轻症患者,对症治疗后就回家了,有2医院住院治疗。”医院急诊科医生张旗表示,两名住院患者均为男性,在户外高温作业后出现头晕、呕吐、乏力、大汗等症状,被医院。记者了解到,该院几乎每年夏季都会接诊到热射病患者,今年暂未接收到相关病例。

张旗表示,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导致机体散热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热损伤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与心血管功能障碍,严重的可造成脑损伤或肾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一种可能导致死亡的急症。需要注意的是,户外工作者是中暑的高发人群。

关键词:提醒

热射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中暑有哪些早期表现?和热射病有什么区别?张旗表示,中暑早期表现为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目眩等症状,有时伴有胸闷、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如果未能及时进行干预,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血压降低、心率增快等症状。严重者将发展成重症中暑,患者会出现痉挛、四肢抽搐、轻度昏迷,甚至高热、休克等症状,此时若不及时治疗干预,患者将出现生命危险。

“热射病是最为严重的重症中暑,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张旗介绍,劳力型热射病是指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作业引起的体液流失,体内环境的紊乱。非劳力型热射病又称经典型热射病,它是身体热应急机制的紊乱,患者常有基础疾病,多为年老体弱者,身体的中心体温升高的比较快,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或者循环功能障碍。患者往往出现高热、无汗、意识模糊等症状,体温会升高至40度以上,进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心率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甚至死亡。

发现有人中暑,正确急救很关键

如何预防中暑?“烈日炎炎,市民可以备一些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清凉油等防暑药品,中午应尽量午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左爽建议,市民可喝一些冷盐开水或盐汽水补充水分,但注意切不可在暴晒后,猛喝大量冰水或喝冰冻饮料解除酷暑,这种急剧降温的方式不但不能补充已丢失的水分,反而可能诱发中暑。

左爽表示,在发现周围有人发生中暑时,应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给患者头部敷上冷毛巾,用酒精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对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绿豆汤、淡盐水等予以解暑。当病人出现血压降低、阵发性痉挛、晕厥或神志模糊等重症时应立即帮助平卧,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并迅速医院进行救治。运送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以保护大脑、心肺等。

朱沛炎汪薇夏鹏程殷佳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

编辑许大鹏

1
查看完整版本: 合肥两名男子确诊为热射病住进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