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夫妻,难免也会遇见矛盾,从而引发争吵。
一般的争吵,不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过于频繁,或是过于激烈,肯定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前段时间,有一名温州男童被虐待的系列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里,男孩被“上吊”转圈、双手被绑吊打、被扔污水沟摔打,场面让人十分揪心。
经过调查,发现视频的拍摄者,以及对孩子的施暴者均是孩子的父亲。这名男子之所以想要这么做,是想要吸引妻子的注意力,因为他的妻子之前因为家庭矛盾而离家出走了。
在这件事里,孩子被迫卷进了父母的感情纠纷中,可想而知,这位父亲带给孩子的,除了恐惧,就只有黑色的回忆。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少见这名男子的粗暴和鲁莽,但可能,孩子也会在一次次频繁、激烈的夫妻争吵里,失去了安全感。
01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伤害
远远超出父母的想象
我曾经接待过这样的一对父母。一个四岁男孩,模样很可爱,却被幼儿园怀疑有智力问题,所以妈妈带他找心理医生。
在陌生人面前,他沉默不语,表情呆滞,面对反复询问,也只以点头摇头作答。
经了解,这个男孩在幼儿园也沉默寡言,不与同学交往,老师提问时,他也不敢回答,有时由于过度紧张,甚至会出现大小便失禁。这是一种典型的儿童缄默症。
究其发病原因,原来是在孩子两岁时,父母感情不和,其父性情粗暴,经常打骂妻子和孩子。
有一天,孩子想大便,要母亲带他去厕所。而正在与妻子吵闹的父亲却大发雷霆,手执木棍追打妻子,结果正打在孩子身上,孩子吓得大哭,同时把大小便拉在了裤子里。
过后,母亲边给他洗澡边骂他,把对丈夫的不满,都发泄在了孩子身上。从此以后,这孩子有话不敢对大人讲,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还落下了大小便失禁的毛病。
好端端的一个孩子,就这样成了父母感情纠纷的牺牲品。
家庭中夫妻之间无休止的冲突,使孩子很难置身事外。父母之间的情感障碍会影响到孩子,使孩子对他人、对社会都极端冷漠而缺少热情、缺少责任感,甚至有的孩子对父母由失望到厌恶以致仇恨,进而产生反社会行为。
在情绪方面,受父母冲突的影响,有的孩子情绪变化激烈,表现为喜怒无常,悲观失望,易发怒,易烦躁等。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乐群性差,攻击性行为明显。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很难理解父母吵架的真正原因。孩子们大多会认为,自己是引起父母吵架的根源。特别是有些时候,夫妻之间闹矛盾,却把孩子当出气筒。这会造成孩子心中的黑色记忆和黑色自我认知。
孩子会觉得“我是个没人要的孩子,我不听话,都是我的错”。有些孩子会把父母的不和,归咎到自己身上,结果一生都很自卑,遇到问题时,还容易采取自杀等极端手段。
02
父母的争吵
会让孩子产生被遗弃的感觉
在孩子心里,最担心的是,得不到关爱和被父母遗弃。父母千万不要用遗弃来吓唬孩子,不管是在开玩笑,还是在发怒的时候。
比如,我们常听到母亲在和父亲大吵一架之后要回娘家,然后对一旁吓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大吼:“走不走?你不走,妈妈走了啊!”
这样讲,会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害怕与被遗弃之感,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危害不亚于真正的遗弃。
由于三岁前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性极强,对他而言,只要在父母身边就意味着安全,如果父母扬言不要他了,或者父母经常争吵、闹离婚等,孩子就会有被遗弃的感觉,从而出现心神不宁、夜间哭闹、纠缠父母等表现。
由于孩子表现得特别黏人,往往会影响到父母的行动,因而受到没有耐心的父母的呵斥或是厌烦的神情,这将进一步强化,孩子心里被遗弃的感觉。
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不要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迁怒于孩子。孩子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父母之间的争吵、冷战等行为,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父母心中、甚至在这个世界上,都是无足轻重的,产生深切的被遗弃感。
03
当心孩子习得父母吵架的行为
孩提时代是学习模仿能力非常强的阶段,而父母往往是孩子首先学习模仿的对象。
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激烈争吵,会让孩子看到父母之间,在采用攻击性行为,解决亲密关系的问题和矛盾。
当他发现父亲或母亲采用责骂、摔东西,甚至暴力来解决问题,居然使另一方闭嘴了或是使自己胜利了,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学会这些不好的处理方法,并且认为吵架、谩骂、暴力都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办法,这些方法会被孩子用到自己的社交中——在幼儿园或者学校里面,用这样的方式处理和同学的关系。
更糟糕的是,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的同时,夫妻一方采用了自我虐待——如撞墙、自杀等方式,这样产生的负面影响会更严重。
这样极端的方式如果被孩子习得,那么等孩子长大后,在处理恋爱婚姻等亲密关系问题时,一哭二闹三上吊就是常事了。
04
父母间融洽的关系
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如果已经当着孩子的面大吵一架了,那该如何补救呢?
最好的办法,是当着孩子的面和好。
夫妻吵架后,要明确地在孩子面前和好,告诉孩子,吵架的事情过去了,爸爸妈妈和好了,爸爸妈妈都爱你;也可以鼓励孩子,把当时的感受说出来,给予孩子拥抱、抚摸、陪伴;也可以采用孩子的方式,给他安抚,向他表达关爱,比如拉钩或者亲亲。
夫妻之间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关键的问题是,夫妻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之后,还要当着孩子的面和好。这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孩子可以不再为父母担心,也从中懂得了,通过冲突达到和睦的道理。
如果孩子了解到,是父母中某一方主动和好的,那么也会对父亲或母亲多份敬重,从中学到忍让、宽容的为人处世的本领。
如果父母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发生冲突的,那么这样的争吵最好避开孩子,不然很容易使孩子在行为上无所适从,不知听谁的好,或者钻父母冲突的空子,讨各自的喜欢,这样会产生一些非正常心理和行为。
为人父母者,需要使夫妻间的爱情不断深化,主动进行夫妻关系的调适,不仅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这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END-
年9月11日至15日(共5天),柏燕谊老师将在北京开展成长小组的活动。在小组活动里,您可以和柏老师面对面陈述您的困惑。
柏老师将带领小组成员,在足够安全和抱持的环境里,让您舒适自由的与其他成员互动,重现各种现实中的关系与冲突,并在小组互动中解读关系背后的真相,从而最终帮助您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
如果您的职业为咨询师、教师、人力资源及相关管理工作者,可以点击这里,了解柏老师为您定制的成长团体信息
为你推荐
咨询师团体招募招募
柏燕谊动力学咨询师体验成长团体工作坊
读书会柏老师《孤独六讲》线上读书会招募
6节课团购只需19块9!
↑点击链接开始学习↑
-柏燕谊-
心理咨询师
畅销书作家
各大媒体特约心理专家
如需进行在线心理咨询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