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熟睡中惊醒,睁开眼睛;身体震颤或是轻微的抽搐;哭闹;两手臂、手掌、两脚、脚趾都(左右对称)向外伸张,常见于新生儿。
头发真竖竖冲天长。
有人陪着睡觉很安稳,陪他睡觉的人刚离开,立刻惊醒,并且哭闹(常见于周岁以内)。
突然无原因发烧。
突然拉肚子。
大便颜色突然变为绿色。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人之常情,在过激和人体接受的情况下,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五志对五脏。还有两情,悲忧伤肺,惊恐伤肾。
何谓情志上面提出来两个概念,情和志。
情与志,合则为一,分则二。
情,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说文》
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正名》
志,形声。从心之声。志者,心之所之也。意为心愿所往。
志,意也。——《说文》
意,本义:发自内心的声音。
心之所谓意。——《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五志为五脏表现出来的固有功能,七情则为五志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异常表现。
那惊和恐有什么区别呢?惊为七情之一,而不在五志范围。金元四大家的张子和先生在《十形三疗?内伤门》:“惊者为阳,从外入也;恐者为阴,从内出也。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为自知也。”惊,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惊,马骇也。——《说文》恐,形声。从心,巩声。本义:严重害怕,惊恐。恐,惧也。——《说文》也就是说惊由外触,恐自内生。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出,七情内伤,可以直接影响相应的脏腑,使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种种疾病的发生。
所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篇》中说:“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
受惊会造成什么影响呢?《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说:“惊伤胆者,神无所归,虑无所定,说物不竟而迫,故经曰:惊则气乱。”
《杂病源流犀烛?卷六》说:“惊者,心与肝胃病也。然则因所触,发为惊者,虽属肝胃,受其惊而辄动者,心也。故惊之为病,仍不离乎心。”
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所以,情志所伤的病症,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惊的程度是大于恐的,恐为肾志。为什么有的又累及到肾呢?
从五行上来说,肝五行属木,肾五行属水,木为水之子。子能令母实。所以,受惊以后,长时间发展,就会累及肾脏。
《杂病源流犀烛?惊悸悲恐喜怒忧思源流》:“恐者,心肾肝胃病也。”
那么受到惊恐之后会有什么表现呢?心悸动荡,神志无归,疑虑不定,目惊不转或目眨不停,尖声呼号,低语颤抖,自汗体倦,坐卧不安,两眼发呆,小心翼翼,心中畏惧,恶梦焦虑,大小便失禁、遗精、滑精、阳痿、腰膝痿软无力等。
小儿常见除了上面说到的还会有脾失健运,吃饭不好。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压力非常大的时代,精神因素致病,已经是非常不容忽视,人们常常是身心惧疲。中医的健康,是身、心灵的健康。不管是古琴、书法,那怕只是去参加一场正能量的活动或讲座,希望大家可以多学习一些有益身心的知识,愿大家都可以成为一个内心真正快乐的人,生命的意义在于有品质的活着!
最后,引用一段话,做为送给大人们的忠告做为结尾吧!《灵枢?口问》:“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说:“五劳者,皆用意施为,过伤五脏,使五神(即神、*、魄、意、志)不宁而为病,故曰五劳。以其尽力谋虑则肝劳,曲运神机则心劳,意外致思则脾劳,预事而忧则肺劳,矜持志节则肾劳。是皆不量禀赋,临事过差,遂伤五脏。”
惊吓,孩子受到的影响可能超过你的想象!——结束——
远志中医
心怀远志中医当归养生
实用
生活
态度
传承
分享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