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你有没有想过,
大便多久一次才是健康的呢?
关于便便你需要知道的
当食物进入人体之后,首先会在胃内进行打磨和消化,接着进入小肠内开始吸收。但是有些食物残渣不能完全被吸收,剩下的就会在大肠内不断累积,最后才形成了粪便排出体外。
PART
01
“每天1-2次,理想状态”
一般情况下,
健康的人每天的排便次数会维持在1-2次。
因为肠胃对食物的处理和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
“每天3次或每周3次,算正常”
肛肠科医生认为,次数不是最关键,
重要的是“质量”。
只要没有排便困难、明显拉稀等情况,
1天3次或者1周3次,都属于正常范围。
“每周<3次,要小心了”
如果一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
那基本可以诊断为明显便秘。
肛肠科医生建议及时到院就诊,对症下药。
PART
02
“肠道疾病引起”
当大便习惯突然发生了变化,
那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很多时候,
大便次数的改变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
提醒可能已经出现了肠道疾病。
例如肠癌、胃癌、息肉、痔疮等疾病,
一般情况下都会引起大便出血、
大便形状改变、次数增多或者减少。
“摄入食物引起”
有时候我们进食了过量的含色素、
铁元素的食物后,
也会导致大便颜色发生短暂的变化,
比如火龙果、甜菜根等。
PART
03
想要拥有正常的大便习惯,
首先要改变以下4个习惯。
“忍着憋着,导致错过便意”
有便意的时候要及时去解决,
有时候被事情耽误一等再等,
等到最后有空,你会发现便意就一去不回了。
“便便的时候不专心”
我们上厕所的时候,
手上总是会莫名其妙拿着手机,
看看小说刷刷电视剧打打游戏,
这些都是如厕的干扰器。
便便的时候不专心,
会扰乱大脑给括约肌发布的排便指令,
而且上厕所的时间过长会让括约肌持续充血,
形成静脉血管曲张,招来痔疮。
“等便便等上瘾”
有些人会花上十分钟到二十分钟的时间
来酝酿便意,
或者等排便结束,
还要意犹未尽地继续蹲一会儿。
这都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有便意的时候就应该立即解决,
每次排便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如果超过10分钟还没解决,就别太强求了。
“只吃素”
膳食纤维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素食粗纤维有利于粪便的排出,
但前提是肠道得有一定的助推力,
这助推力那么就是肠道内的油脂。
如果肠道里一点“油水”都没有,
粗纤维的水分被肠道吸收后就会堵在里面,
更容易导致便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