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名青春痘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近日,笔者浏览丁香园论坛,发现临床医生在遇到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时,对于肾上腺素初始治疗的时机、剂量和给药途径等问题仍然感到困惑。现就其中4个比较集中的话题进行讨论,欢迎大家留言参与,分享你的观点和建议。Q1:严重过敏反应如何明确诊断?怎样把握肾上腺素使用时机?A医生:亲历了几例过敏性休克,印象中只有1例使用肾上腺素,大多数都是多巴胺、激素处理。也许跟不敢百分百明确是否系过敏引起的有关,就优先考虑对症处理。在明确严重过敏反应的情况下,当遇到血压低,使用没有问题;当血压还没有低,而有明显气喘,水肿明显时,是否使用,觉得有点争议;若出现大汗淋漓,血压开始下降,气喘未见好转,就及时上肾上腺素了。可见,令A医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是:如何明确诊断患者发生了严重过敏反应?然后是使用肾上腺素的时机问题。文献报道,年世界过敏组织(WAO)重新定义了严重过敏反应,更新了诊断标准。更新后的定义为「严重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的系统性超敏反应,通常迅速发生并可导致死亡,累及呼吸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的重度反应具有潜在致死性,可无典型的皮肤表现或心血管休克症状」。更新后的诊断标准,如符合以下2项标准之一提示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性极大:1.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急性发作的皮肤和/或黏膜症状(如全身荨麻疹、瘙痒或潮红、唇-舌-腭垂水肿),并伴发以下至少1种症状:a.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喘息/支气管痉挛、喘鸣、PEF下降、低氧血症)b.血压下降或伴终末器官功能不全(循环衰竭、晕厥、尿便失禁)c.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如剧烈腹绞痛,反复呕吐),尤其是在非食物变应原暴露后2.暴露已知或可疑的变应原b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c内急性发作的血压降低*或支气管痉挛/喉部症状a,可无典型的皮肤症状。*低血压定义:同年NIAID/FAAN诊断表现a.喉部症状包括:喉鸣,声音改变,吞咽困难b.变应原是指可诱发免疫反应导致过敏反应的物质,通常为蛋白;大部分变应原通过IgE介导的免疫反应途径,非变应原诱因可通过非IgE途径(如直接活化肥大细胞)c.大部分过敏反应发生暴露变应原的1~2h,一般可能更快;但对于某些食物变应原如α-Gal或免疫治疗,可发生迟发性反应(大于10h)。从中可见: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严重过敏反应是一种比「过敏性休克」范围宽广许多的综合征,使用肾上腺素的时机不能只以血压下降为主要依据。因此,治疗目标应当是早期识别严重过敏反应和使用肾上腺素治疗,以防止进展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和/或心血管症状和体征,包括休克。Q2:给药途径是皮下or肌注?单次给药剂量如何计算?B医生:上级医师给某患者输注参麦注射液,结果喉水肿了,不能出声,患者自己拔掉了输液管,一手扶墙,一手握颈找护士。那天正好值班,紧急给肾上腺素0.3mg,ih,很快患者就好转了。药物发生超敏反应时,呼吸困难提示喉水肿,给予肾上腺素非常重要。可见,B医生发现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第一时间给予肾上腺素0.3mg皮下注射,患者情况很快好转。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肾上腺素的给药途径,《全身性过敏反应的紧急处理-UpToDate》中给出的答案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和所有年龄患者中,肌内注射是初始应用肾上腺素治疗全身性过敏反应的首选给药途径。理由是:相比皮下注射更推荐肌内注射,是因为后者总是能使肾上腺素血浆和组织浓度增加更快。肌内注射也优于静脉推注,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前者更快、更安全(即,心血管并发症风险更低,如重度高血压和室性心律失常)。关于肾上腺素肌注剂量,任何年龄患者的单次推荐剂量均为0.01mg/kg(最大剂量0.5mg),通过肌内注射注入大腿中部外侧(股外侧肌)。为方便记忆,可按照下表进行选择:年龄剂量/每次途径成人及大于12岁的儿童0.3~0.5mg肌注6~12岁儿童0.3mg肌注6岁以下儿童0.15mg肌注提醒:应采用1mg/mL肾上腺素制剂,通过1mL注射器来抽取用药剂量。如果患者对单次肌注肾上腺素无反应或反应不足,肌注肾上腺素可每5-15分钟重复给药1次,若有临床需要,间隔时间甚至可以更短。Q3:肾上腺素可以静脉输注吗?C医生:过敏性休克大多数发生在病人输液过程中,护士很有经验,第一反应是换瓶ml或者ml空水,这就意味着静脉通路是开放的,我都是把肾上腺素加入到这瓶空水中,根据血压调节滴速,达到目标血压就行,既避免全部静推导致的心率快,也避免皮下、肌注的起效慢。可见,C医生在抢救过敏性休克时,首选给药途径是静脉输注。那么,静脉输注是否可行?能否作为首选给药途径?需要明确的是:1.肌注是初始应用肾上腺素治疗全身性过?反应的首选给药途径。2.与肌注相比,静脉推注肾上腺素会带来显著更多的给药剂量差错和心血管并发症,因此应尽可能避免。3.肾上腺素可以静脉输注,但要根据指征:
数次肌注肾上腺素且积极液体复苏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肌肉组织灌注,这种情况最常发生于出现显著低血压或者症状和体征提示即将休克(头晕、小便失禁和/或大便失禁)的患者。这类患者应接受缓慢静脉输注给予的肾上腺素,根据反应和持续电子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情况逐步调整输注速率。
静脉输注肾上腺素的给药最好由满足以下条件的临床医生开展:
在血管加压药应用方面接受过培训且富有经验,能够利用血压、心率和功能的连续无创监测结果来逐步调整输注速率(也就是肾上腺素剂量)。
Q4:静脉输注时剂量如何掌握?C医生:过敏性休克大多数发生在病人输液过程中,护士很有经验,第一反应是换瓶ml或者ml空水,这就意味着静脉通路是开放的,我都是把肾上腺素加入到这瓶空水中,根据血压调节滴速,达到目标血压就行,既避免全部静推导致的心率快,也避免皮下、肌注的起效慢。继续以上述话题为例,如果将肾上腺素用于静脉输注时,溶液应如何配制?输注速度如何把握?根据《全身性过敏反应的紧急处理-UpToDate》的建议:1.对于成人和青少年:将规格0.1mg/mL(1:10,)的「心脏」肾上腺素预装注射?(1mg)中所有10mL溶液,都添加到0mL(1L)生理盐水袋中。所得到的1μg/mL溶液,以60mL/h的速率输注即给予1μg/min的肾上腺素。mL/h的速率可给予肾上腺素2μg/min,以此类推。2.对于已接受大量(4L或更多)静脉补液的青少年/成人患者,采用浓度更高的溶液(4μg/mL)更可取。要制备4μg/mL溶液,将0.1mg/mL(1:10,)的肾上腺素注射器中所有10mL溶液,都添加到mL的生理盐水袋中。所得溶液每输注15mL/h即给予肾上腺素1μg/min。如30mL/h即给予2μg/min,45mL/h即给予3μg/min,以此类推。初始输注速率:成人0.1μg/(kg·min)的速率开始静脉输注肾上腺素,每2--3分钟增加0.05μg/(kg·min),直到血压和灌注改善。最大剂量尚属未知,对每位患者来说都是不同的,但很少有患者需要超过1μg/(kg·min)的剂量。最后提醒:肾上腺素是把双刃剑,用得好是天使,用不好就是魔*。应对临床医护人员加强培训:对于全身性过?反应,及时评估和治疗至关重要,因为可能在数分钟内发生呼吸或心搏骤停和死亡。及时治疗全身性过?反应也很重要,因为全身性过?反应早期阶段的疗效似乎最佳,其依据是观察结果显示肾上腺素注射延迟与患者死亡相关。策划
静姝题图
站酷海洛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