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情志养生万事万物都有度,大喜大悲皆伤
TUhjnbcbe - 2021/1/18 7:16:00

我们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都有七情六欲,有各种各样的情绪。

情绪对人们来说本属正常的心理活动表现,但万事都有"度",当情绪过激、过久,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生理限度,即情志失调时,情绪便成了人体健康的致病因素。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属精神致病因素。《*帝内经》认为,七种情志激动过度,都可使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

大喜伤心

《*帝内经》中说:“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气上行,满脉去形。“这里的满脉去形,即是情志先伤阴阳,后伤形体的结果。

心藏神,心主神明,心是管思维意识、神志活动的。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气血流通,营卫通利,心情舒畅。生活中,人们也有“人逢喜事精神爽”、“笑一笑,十年少"的说法。

但《*帝内经》上说,喜则伤心。要说起来七种情绪里面喜是一种好的情绪,怎么会伤心呢?

这里的喜其实说的是大喜,过分的高兴、兴奋,而大喜过望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损伤心气,因为“喜则气缓”,缓的意思是涣,就是涣散的意思。太高兴、太兴奋了,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而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严重的甚至发疯。

《儒林外史》里面有一个《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考举人,到五十多岁还考不取,屡考屡败。最后一次在他自己都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却突然接到通知考中举人了,这时候他是大喜过望,结果没想到,大喜之后就疯了。为什么疯了呢?就是伤心了。狂喜极乐,使心气弛缓,精神涣散,所以人也就迷失了,丧失神志。《说岳全传》中牛皋活捉了金兀术,亦因过喜而丧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情绪过分激动,不仅要防止“气死人”,同时还要防止“乐死人”。

郁怒伤肝

《*帝内经》上讲,肝主藏血,发怒的时候直接影响到肝脏,一般会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当你生气时,面红目赤,青筋暴起,怒气冲天,这时人就会非常危险。正所谓怒则气逆,你身体整个气血都往头上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容易心脑血管爆裂,造成脑出血、脑血栓、心肌梗塞等严重的后果。

另一种情况即使你不发作出来,也同样具有危害。因为你其实也在发怒,只不过怒不敢言,压在心中罢了。如果长期保持这样的状态,轻则容易肝血亏虚,造成贫血,肝自身防御能力下降,易染甲肝,乙肝等传染性疾病,重则引起肝硬化、肝癌等不可挽回的疾病。

按照中医的说法:肝藏血,主疏泄条达,肝在中医里被称为女人的先天之本,对于女性朋友,当你经常闹情绪时,就容易得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盆腔炎等疾病。女子月经周期也受情绪影响很大,怒则气上,血不下行,瘀于其中,则易造成腹痛,气滞,甚则月经失调、闭经等严重的后果。

“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故事。周瑜是吴国的大将*,才华横溢。而蜀国有一位诸葛亮,更是足智多谋。周瑜心胸狭窄,经常生气,他有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久而久之,周瑜就积劳成疾。最后一次他生气的时候,血往上涌,一命呜呼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遇事不怒的心态非常重要。

过忧伤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在脏为肺……在志为忧,忧伤肺。"忧和悲同属肺志。忧指忧愁而沉郁,表现为忧心忡忡,愁眉苦脸,整日长吁短叹,垂头丧气,悲指伤心哀痛,沉缅于不快的往事不能自拔。若过度悲忧,不仅损伤肺气,也要波及脾气而影响食欲。

悲忧过度,易得肺部系统的疾病,如胸闷,哮喘;肺与鼻和气管相通,又容易得鼻炎,气管炎;中医认为:肺为相傅之官,主一身之气,悲忧则气消,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常患感冒,甚至其他疾患。

另外,肺主皮毛,爱美的女士千万不要过度忧郁,否则皮肤光泽不再,未老先衰。

谚语说:“愁一愁,白了头。“传说伍子胥过文昭关,一夜之间须发全白,就是因为心中有事,过分忧愁所致。

《红楼梦》中多愁善感、忧郁伤身的林黛玉,也是一个情志致病典型的例子。

你的态度决定你的心情,影响你的健康,甚至改变你一生的际遇。不要老是去纠结生活中的不幸与丑恶的方面,凡事多往好处想,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事物,这样生活中就会少一分忧虑,多一分开心。

思虑伤脾

《*帝内经》说:“思则伤脾。"思虑劳神过度,会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一个人多愁善感,常与忧思相伴,考虑得太多往往不思饮食,或者饮食不和。

脾是主运化的,饮食水谷要靠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化为精微物质。运化就是运输、运送和消化、变化的意思。脾胃把吃进去的水谷消化成有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和无用的糟粕,并把其中的精微物质运送到全身。因此,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医院曾经调查了名肠胃病患者,结果发现因情绪不好、思虑过度而得病的占到了74%。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每个人都有着相当的压力。思虑过度,则容易得脾胃系统的疾病,如脾胃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面*肌瘦,尤其是对于高强度脑力工作者,如科研人员,高考学生等,吃不下饭是时有发生的事情,严重者容易引起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性疾病。当思虑过度,由此引起饮食上失衡而造成人体瘦弱的情况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另外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五味使人口爽,我们过于喜欢美食,也是心绪相迷所致,我们的心神总是被口欲所牵引,不能回归到静定的状态。长期暴食美味佳肴,如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等,易使你拥有一身赘肉,并且造成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症状。不贪美味,合理饮食,才是长久养生之道。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请大家守住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嘴。

恐惧伤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恐伤肾。”恐是人们对事物胆怯、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恐与惊相似,但惊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惊;恐为自知,俗称胆怯。

长期恐惧或突然意外惊恐,皆能导致肾气受损。肾主藏精,为精气之源。因此,任何原因的恐惧,都属于肾的病变。如果过于恐惧,则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可出现大小便失禁、精遗滑萎、肢冷等症。

大家都听过这句话:“被吓得屁滚尿流。”这是有道理的。恐惧的时候人的气往下走,首先影响到肾,肾在下方。我们经常能在电视电影作品中看到,当一个人极度恐惧时,会被吓得屁滚尿流,甚则死亡。这并不是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而是现实存在的。大便小便失禁,就是影响到肾脏。“肾司二便”,肾是管大便小便的,肾气受损,大小便就失控了。

长期的恐惧,轻则容易出现腰疼,四肢僵硬乏力,二便不畅等现象,重则易得肾炎、膀胱炎、尿*症等疾病。

俗话说:“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其实,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会有解决的方法的。只要静静地去思考,思考引起恐惧的原因,把原因搞清楚了,恐惧可怕的事情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而肾藏精,为人先天之本,肾又主水,为至柔之物。这就要求我们对于世间任何事物都要有一颗柔善之心,为人正直、善良,不做损人利已之事,才能对于任何事都能安然处之,无恐惧心理产生。

正所谓“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秦泉.*帝内经养生智慧大全集[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41-43

□编辑:丁自娟

□审核:doc.dingzj

往期精彩回顾

省级继教项目《提升基层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培训班》成功举办

人为什么会生病?

西洋参并非人人皆宜

膏方是怎样“炼”成的

我的“参”情你可懂

我家宝宝可以吃膏方吗?

膏方到底有多“补”?

冬令调补择膏方

·END·

宁海县治未病中心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情志养生万事万物都有度,大喜大悲皆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