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急诊室突然送来一位62岁的大爷,患者进入抢救室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意识不清、小便失禁的症状。
血压也降低到了84/55mmHg,心率67次/分。急查床旁心电图提示心肌梗死!
在给予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和胸外按压等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并未平稳,病情依然很危急。
医生告诉他的女儿,老人很危险,要随时做好心理准备。
经过30分钟的抢救后,大爷的心电图还是呈了一条直线,没有救治过来。
当得知结果后,女儿哭的撕心裂肺,医护人员感到非常惋惜和痛心,大爷如果能再早一点送来就有活过来的希望。
事情结束后,医生从大爷女儿的口中了解到,这位大爷昨天在家就觉得总是出汗,还一阵一阵的胸闷!
因为大爷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史,便自己在家吃了点药缓解缓解,并没有太在意,怕耽误孩子们上班。
可今天早上却突发胸痛,才赶紧打电医院,刚到CT室门口大爷突然晕倒在地!
紧接着急诊推来一辆担架车把大爷送到急诊抢救室,可是没想到最后还是不尽人意。
不得不说,大爷忽视了猝死之前的身体信号——身体部位大量出汗!
明明没有进行剧烈运动,却在脖子、后背、头皮、手心、脚掌大量出汗的话,可能是心脏病发作信号。
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超过一周的时间,或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反反复复的出现,这种出汗类似感冒发热,却没有其他感冒症状。
除了大量出汗以外,猝死之前,身体还会有哪些信号?
信号一: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
一般心跳加速都是有原因的,比如说剧烈运动或者是被惊吓等!
但如果身体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并且持续时间在一分钟到十分钟之间,那么很有可能是心梗,要提高警惕。
信号二:双脚肿胀
造成人体的双脚肿胀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比如说妊娠的时候,运动过量也会这样!
但如果人的心脏瓣膜出现了问题,那么也有可能会出现双脚肿胀的现象。
如果突然出现了双脚肿胀还伴有呼吸短促,那么一定要引起注意。
信号三:无胃病病史却突然反复出现肠道不适症状
通过对心源性猝死患者进行的了解和分析,很多无胃肠道问题的患者在猝死前都发生反复的胃肠问题,其实胃肠不适是因为心血管出现了异常。
动脉由于脂肪沉积物堵塞将会减少甚至阻断血液传输给心脏,而这会引起心绞痛。
信号四:经常性的心慌
心慌在医学上称为心悸。
当患者有心慌表现时,心率是会加快的,如果频繁发生心律失常,有可能发生室颤的危险,室颤是引起猝死的原因之一。
信号五:突发晕厥
如果在心脏出现出现异常时,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进而产生晕厥的情况。
有些人在发生晕厥几分钟后恢复,如果不能恢复,就有可能会出现猝死现象。
猝死,顾名思义就是突然死亡,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的猝死人数高达54万!
而每天至少有多人猝死,其中男性发生猝死的几率要高于女性。
那么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猝死的发生?
1、不要过度紧张
因为精神紧张会引起血压升高,加重心脏的负担,出现心律失常!
如果是老人,情绪激动很容易引起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等,非常危险。
另外,也要注意适当的放松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
2、适当运动
锻炼的时间最好不要在早上,特别是冬季,早晨是心血管疾病发作最多的时间,50%以上的猝死都和心血管疾病有关!
锻炼的时间最好在下午5点前后或者晚饭后的2-3小时,不过也不能过度锻炼,适当锻炼就行。
3、多补充α-亚麻酸——清血管
α-亚麻酸被视为ω-3系列脂肪酸母体,ω-3脂肪酸可以减少肝脏对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可阻止高糖所致的高甘油三酯的合成!
从而降低血液中中性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对高血压、冠心病及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
α-亚麻酸的代谢产物EPA被称为“血管清道夫”!
可以将体内多余的脂类以及附着在血管壁上的斑块等溶解并通过新陈代谢,代谢到体外,平衡体内脂肪酸!
防止过多的脂类垃圾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达到清血脂,预防动脉硬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来源:
紫苏油、核桃油、橄榄油,其中紫苏油含量最高,高达66%左右,每日摄入5ml即可满足需求。
4、大便勿用力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是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要格外注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