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甄嬛传》这部女人大戏中选出一个最受喜爱的男性角色,相信90%的姑娘都会把票投给我们的风神俊雅又款款深情的果郡王。
在无情帝王雍正的衬托下,我们的果郡王不仅年轻潇洒、风度翩翩,文能琴棋书画,武能杀敌戍边,更重要的还一片深情、虽死不悔,文艺痴情男人设立的稳稳的。这样的男神,别说在古代,就是在现代也是少女杀手。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也是如此风流倜傥,情深似海么?
1.果郡王绝不是一个富贵闲人,而是雍正的能臣
在电视剧中,果郡王的形象是一个逍遥王爷。他醉心琴棋书画、不热衷于政事,一副闲云野鹤的样子,以此躲避雍正的猜忌。可是历史上的果郡王不仅实心为国,还很有政治才干,与雍正君臣相宜,两人的关系也没有电视剧中那么糟糕。
说起来,果郡王这个爵位还是雍正封给小十七的。在康熙的时候,十七阿哥允礼还没有任何封赏,雍正继位后,果郡王因为修建陵寝有功被雍正封为多罗果郡王,管理藩院,类似现在的外交部长。
雍正元年七月,雍正又命令果郡王担任正黄旗蒙古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我们都知道清朝实行八旗制度,都统就是八旗组织中一旗的最高军政长官,品阶为从一品。金庸大侠笔下的韦小宝就曾经担任过满洲正黄旗副都统的职位。
都统的权力很大,掌管着各旗的户籍、田宅、教养、营制、兵械以及选官序爵、操演训练等等军政事务,算得上是一方大员。清朝每一旗设一位满洲都统、一位蒙古都统、一位汉军都统,八旗一共有二十四位,雍正登基的当年就封了果郡王两旗都统,可见君臣相宜。而果郡王巅峰时曾经兼任正黄旗蒙古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和镶蓝旗蒙古都统四职,不仅说明了其深受雍正的信任,也反映出了果郡王很有政治才干,绝不是一个尸位素餐、只懂吟风弄月的逍遥王爷。
2.果郡王不仅没有一杯毒酒了余生,还走上了人生巅峰
雍正六年的时候,果郡王因为深得帝王心意,被封为果亲王。上谕宗人府说:
果郡王为人直朴谨慎,品行卓然。朕即位以来,命王办理理藩院及三旗事务数年,王失志忠诚,毫不顾及己私,执持正理,概不瞻徇,赞襄朕躬,允称笃敬。王微有弱疾,虽偶尓在家调养,而一切交办事件仍然尽心料理。今承我圣祖皇考六十余年至圣至神,化洽宇宙之恩,普天共享生平,固无庸似者年诸王效力于其间。朕以为若能尽心为国,备极忠诚,恪守臣子恭顺之道。其人为尤甚,其事为尤难,着将王晋封亲王,为朕之子弟及世世子孙之表范。
在清代宗室封爵中,亲王等级最高,其次是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果郡王从此变成了果亲王,后来果亲王先后在工部、户部任重要职位,还担任过皇室的宗令,雍正十三年的时候,雍正病危,留下遗诏让果亲王辅政,赐食亲王双俸,免宴见叩拜。我们的果郡王不但没有一杯毒酒别红颜,反而走向了人生巅峰。只不过果亲王也不算长寿,乾隆三年就去世了。
3.果郡王确实有一个侧福晋孟氏
关于果郡王的红颜伴侣和子嗣,和电视剧中基本相同。在《甄嬛传》中,果郡王娶了浣碧和孟静娴为侧福晋,福晋之位空悬。真实生活中,果郡王的嫡福晋是果毅公阿灵阿之女,侧福晋就是孟氏。
孟氏也是出身名门,先后给果郡王生了一子一女,但是都夭折了,果郡王42岁壮年而逝,膝下无子,无人承继爵位,经过宗室商议将雍正帝六阿哥、乾隆异母幼弟弘曕过继给果郡王,和电视剧情基本相似。
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卸下了才子佳人的光环,这样的果郡王,你依旧喜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