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晚上,一辆小轿车停在路边,小轿车的车门打开着,警方在周围拉起了警戒线。有目击者称,一男子疑似在车里开空调睡觉,引起中毒身亡。
据了解,这辆小车于7日下午4时许,就停靠在九湖镇岭兜村南大道路旁,直至晚上8时许,附近的一商家发现不对劲上前查看后报警。警方赶到现场时,男子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据悉,男子姓张,今年45岁,有心血管疾病史,警方经调查,已排除外来暴力致死,属于猝死。目前死亡的具体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如果真如网友所反映的死因或许跟在车里开空调睡觉有关,那这样的悲剧,真是太令人痛心了!
图源摄图网
进入夏季气温逐渐攀升,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这种行为,暂时先停车怠速,然后在车内开空调休息乘凉。而你可知道,在怠速的车里开空调睡觉,到底有多危险?多可怕?
车里开空调睡一夜中毒死亡
年7月17日中午11时左右,合肥一小区,一男子被发现死于车库内的私家车内。当日,因男子前夜外出应酬迟迟未归,家人四处寻找,不料车内发现男子,但已无任何反应。报警后,相关人员赶到现场,因车门紧锁无法打开,最终破窗而入。
知情人透露,男子被抬出车时,身体已经僵硬,医护人员检查,男子已死亡多时。死者今年40多岁,就住在该小区。
据了解,16日晚,男子因应酬在外与朋友饮酒,警方称,男子车内死亡初步排除案件可能,疑开空调时门窗紧闭无法通风,最终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练车时开空调学生教练都中毒
年,40岁的黄女士在汉口某驾校学车,一天中午一点半,她冒着近40度高温,由教练陪同在第一次上路练习,由于天气炎热,她将车窗紧闭,空调也调成了内循环模式,以低速走走停停一个多小时后,突然两眼一黑失去意识。
坐在副驾驶位置的男教练也有些头晕,赶紧踩下副刹,把黄女士抬到后排强忍着眩晕将车开回驾校。驾校同事以为两人中暑,安排他们在空调房休息。不料直到晚上六点,黄女士依然昏迷不醒,并出现呕吐抽搐、大小便失禁,教练也一直头昏。最后送医救治,两人被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
图源摄图网
一次又一次的事故频繁发生
触!目!惊!心!
但还是有很多司机
会忽视这个安全隐患
实测:数据惊人!危害吓人
有人做了模拟实验。实验人员将一辆小车停在车行烤漆房内,将汽车空调打开并保持外循环状态,车门窗关闭,用一氧化碳检测仪检测不同时间车内的一氧化碳含量。
0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0ppm,车内温度约20℃,感觉舒适;
1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5ppm;
3分钟,一氧化碳检测仪警示灯开始不停闪烁;
5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65ppm,检测仪警示灯保持闪烁并震动;
15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70ppm,检测仪警示灯保持闪烁并震动;
25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91ppm,一氧化碳检测仪警示灯不停闪烁报警。进入烤漆房有明显窒息感,进入车内1分钟后能明显感觉到不适。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的影响最为严重。
所以尽量不要在车内开空调打盹或睡觉,当驾驶或乘坐装有空调的汽车时,如果一旦出现头晕、肢体虚弱等不适症状,请及时打开车窗,呼吸新鲜空气,情况严重的务必紧急送医,以免耽误救治。
为何停车吹空调会引发中毒风险
安全预防专家表示,汽车空调的空气从车外吸入,在行驶过程中由于空气流通快,所以车内乘客不会受到影响。但如果汽车在一个密闭环境,或者周围的空气积聚较多一氧化碳,这时就需要注意了。
专业人士介绍,由于夏季天气炎热,许多车主喜欢停车后开着空调在车内小憩,这样做其实很危险,“现在汽车门窗的密封性能很好,汽车在停驶状态下,车内外空气对流状况不好,发动机长时间运转排出的一氧化碳便可能聚集在车内,并与车内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混合,导致氧气减少。时间一长,车内人员便会不知不觉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另据相关专家解释,怠速(车辆原地停车不踩油门)时空燃比为较浓,简单来说为了弥补发动机低转速时活塞对混合气吸入不足。这种情况下燃油(碳氢化合物)和空气中氧化反应后燃油有剩余,继续同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一氧化碳......这就导致怠速时更加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在无风天气时,低洼地带(空气很少流动,产生的一氧化碳无法快速扩散)、大堵车(怠速车辆密度很高)时,车内司机很容易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的事故。
其实长时间怠速不光增大了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同时也会因为发动机空燃比长期过浓导致发动机积碳等其他不良影响。
所以勿紧闭车窗开空调睡觉,尤其是在车库或地库!
注意!内循环二氧化碳也会中毒
很多驾驶员都存在这种误区:以为在车内设置内循环不仅能乘凉,还能省油?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相关专家表示:“汽车空间狭小,如果车内空气设置在内循环,人体呼吸,导致车内的氧气会越来越少,而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高。当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人就会出现昏迷及脑缺氧情况。一般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时,人即有轻度中毒反应;当超过3%时,开始出现呼吸困难;超过6%时,就会重度中毒甚至死亡。”
来源:海峡导报、台海网、第一帮帮团、人民日报
编辑: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