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朱久阳萌友李倩文/图/视频
红红火火的春节在凛冽逼人的寒风中慢慢淡了下来,人们都投入到了新的一年的工作生活中。但对于正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的余发林来说,此刻他最担心的不是他自己,却是躺在家里瘫痪的85岁的养父。
病床上的老人名叫余发林,今年66岁,家住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四棵树乡白草湾村。一次突发急性脑梗,使其左半身失去知觉,“他当时正在屋里给老爷子喂水呢,突然就倒下了,口吐白沫,说不出话,动弹不了,抬他上救护车的时候,他死活都不肯上车,用右腿别着车门,不肯进,那时候已经说不出话了,还指着他家的方向,他放心不下家里的两个病人。”余发林的邻居给我们描述了当时他突然倒下的情形。
而这两个病人,一位是余发林的养父,8年前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另一位是余发林的妻子,前几年因中风瘫痪,更不幸的是中间发生的一次脑部大面积出血使其变成了植物人,每天只能靠从鼻子里打入流食维持生命。而66岁的余发林近几年来的日常就是照顾两位瘫痪病人。可是就在去年腊月二十九的那天,余发林终于体力不支,倒在了病榻前。
据邻居说,余发林的父亲是他的养父。60年前,正值困难时期,人们时常食不果腹。而这时,25岁的余得印(余发林养父)好心收留了一位面带土色、瘦骨嶙峋的5岁男孩。这名男孩家已经有了5个孩子,家中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食物喂养他,就想要将他托付给别人抚养。但那时,几乎所有人都饱受饥饿,谁都不愿再收下这个“包袱”。
余得印将孩子带回自己家中,为其取名余发林。新添了一口人,而家中的存粮却没有增加,为了让他能吃上一口饱饭,余得印常常饿着肚子出山劳动。后来,有人为余得印谋划了一桩亲事,但是他却断然拒绝,他不敢断定成亲后,“后娘”是否会关心爱护年幼的余发林,是否能如自己这样视其如己出。就这样,余得印含辛茹苦地将余发林养育成人,本该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之时,他却于8年前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屋漏偏逢连阴雨,紧接着,余发林的妻子也因中风偏瘫在床。
从此,余发林犹如重担在肩,日夜操劳,他一边操持农事,耕种几亩薄田以维持全家的生计,一边奉粥床头,尽心照料重病在床的两位亲人。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余发林时常将“仁孝”二字铭记在心,侍奉父亲一丝不苟,照顾妻子无微不至。父亲言语含糊不清,无法表明心意,余发林就通过眼神与父亲沟通,询问其冷热饱暖;妻子时常大小便失禁,余发林每隔两个小时为妻子翻身擦洗。在邻居眼中,余发林8年来不曾有一日安眠,每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余发林的仁孝之举在十八乡被传为美谈,周围乡亲们也都为其反哺之义所感动,纷纷帮助余发林料理农活,以减轻他的压力。
“父亲常跟我说,‘你一定要好好孝顺爷爷,要不是他,我早就饿死了。他养我小,我该养他老。’现在父亲倒下了,无论如何,我一定会接起他的接力棒,好好照顾爷爷、母亲和他的!”这位正在照顾爷爷的年轻人名叫余金洋,是余发林的儿子,父亲病倒后,腿部有残疾医院照顾三个病人。前些年他常年在外打工,前年在外打工时不幸出了一场车祸,造成双腿粉碎性骨折,如今虽然腿上的钢板刚取出来,但再也不能正常走路了。
余金洋刚刚可以不用靠拐杖慢慢走路,父亲突然就倒下了,如今他医院之间,既要照顾两位瘫痪在床的爷爷和母亲,医院照料重症监护室的父亲。“爷爷和母亲时时刻刻离不开人,可是没办法,医院,医院的时候多亏了邻居到家里帮忙照看一下。”余金洋边准备母亲的流食边说着。
余发林家里本就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平时就靠着他种几亩薄田才得以勉强维持生计。加上养父和妻子每天要吃的药,一个月前妻子又病情加重,经过抢救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也变成了植物人。这住院治疗费加上医药费,都是余发林向亲戚们和邻居们借的。村民医院,如今家里只剩下一个儿子两地奔波照顾三个躺在床上的病人,也都纷纷伸出援手,筹集了一万多送到了余发林的家里。面对眼前邻里乡亲的帮助,躺在床上的爷爷虽然说不出话,但眼角却流下了泪水。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对于已经花甲之年的余发林来说,孝顺养父是他这辈子最应该做的事,现如今儿子余金洋也接起了父亲的接力棒,他说:“不管以后父亲变成了什么样,不管以后生活会多艰苦,我也会照顾好爷爷、母亲和父亲的。”
给爷爷和母亲喂完饭、吃完药,余金洋便赶紧收拾收拾东西,问邻居借了一辆摩托车,来不及自己吃医院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