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人患热射病住进ICU
医护人员抓住“*金2小时”抢救患者
近日,50岁的热射病患者李先生终于从“*门关”走出来,回忆起重症中暑的经历,他说:“真的太难受了!”一个月前,李先生在工作中突然意识不清、抽搐、呼吸困难,被工友呼叫医院急诊科救治,急诊科医生接诊后,初步判断李先生为热射病。经过初步抢救,李先生被送入ICU(重症医学科)。
体温40℃、昏迷、抽搐、休克、无尿、出血……面对李先生的危急情况,该院ICU副主任医师刘伟盛带领团队与“死神”抢人,为其切断高热引起的恶性循环,尽早降温,防治严重并发症,经抢救处理后,患者神志转清、抽搐控制、尿量恢复。经过紧急的“生死营救”,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拯救了一个家庭的“支柱”。
01
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生命垂危
李先生是一名建筑工人,7月中旬,他正在户外作业,突然意识不清、抽搐、呼吸困难、大便失禁。工友见状,赶紧拨打,将其医院急诊科救治。当患者被送到急诊科时,体温已达到40℃,情况危急,医生进一步辅助检查提示其情况不容乐观:休克、血肌钙和CK-MB升高、消化道出血、淀粉酶高、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升高、无尿)、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急剧下降)、横纹肌溶解(CK及血肌红蛋白异常升高)等。
刘伟盛表示,患者被确诊为热射病,该病是重症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且患者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病情极其危重,死亡率高,需及时送至ICU抢救治疗。
▲医护人员抢救患者02
高温高湿密闭环境易致热射病
刘伟盛介绍,热射病是与高温高湿相关的急危重症,临床表现为体温显著升高,一般升至40℃以上,出现无汗、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
然而,并非只有室外暴晒才会导致热射病,在家中厨房、午睡卧室、室内工作车间等,都有可能成为“医院”的场所。
“患者不一定经暴晒致病。”刘伟盛表示,“在高温高湿的密闭环境下,长期工作或生活,缺少通风,也容易出现中暑或热射病。”
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两种类型。劳力型热射病指的是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高温天气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烈日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非劳力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是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
而李先生属于劳力型热射病,在户外作业中突然晕倒,很快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热射病并发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情发展极其迅猛,6—12小时可进入不可逆状态,如不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可高达60%以上。
03
ICU团队数次把患者从“*门关”拉回
时间就是生命!其中,防治MODS是关键。要想救治李先生,首要的是切断高热引起的恶性循环,必须尽早降温,尽早治疗严重并发症,包括休克、颅压升高、循环及呼吸衰竭、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凝血功能异常等。
气管插管予气道保护及氧疗、控制癫痫、镇静镇痛、脱水降颅内压、血液净化、输注血制品补充凝血因子……经过ICU团队一系列及时有效的操作,让李先生30分钟内核心体温降到39℃以下,并把握“*金2小时”,即2小时内使患者核心体温降至38.5℃以下。
▲团队查房并讨论病情“治疗热射病原则包含‘十早一禁’。”刘伟盛介绍,其中包括: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液净化、早镇静、早气管插管、早补凝抗凝、早抗炎、早肠内营养、早脱水、早免疫调理,并在凝血功能紊乱期禁止手术。
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ICU团队为李先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数次把他从“*门关”拉回。目前,李先生神志已经转清,不再抽搐,尿量恢复,情况一天天好转。刘伟盛为李先生的好转感到欣慰,同时提醒广大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