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孝心人物70多岁老人悉心照顾年迈婆婆,孝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日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山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启动“为福添彩——福彩杯”第三届寻找齐鲁最美孝心人物评选活动,依托省民政厅、省卫健委等政府机构,齐鲁晚报十六地市地方站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读者推荐挖掘孝心人物。活动一经启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目前活动正在进行中,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对孝心事迹进行宣传,让孝行正能量继续传播下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如意

在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有这样一户孝德之家。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丈夫去世之后,坚持悉心照顾年迈的婆婆,直到婆婆离世。在她的感召下,全家老小都加入孝老爱亲的行列,她就是79岁的陈金兰老人。“我奶奶的高寿,离不开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个家庭多亏了我的母亲。”陈金兰的二儿子赵德水说。

孝里镇位于长清区西南20公里,因24孝里郭巨埋儿的故事而得名。陈金兰在本该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时,身体力行的照顾着比自己年长24岁的婆婆,而且这一照顾就是18年,不离不弃,无怨无悔。

年,赵德水从部队转业后,很快在城里安了家,为了让奶奶和母亲生活的质量更好一些,便于照顾奶奶的生活起居,他就把两位老人从农村接到条件较好的城里来居住。“那时候我们全家5人挤在一个不足60平方的房子里,母亲给奶奶选了一个最大的房间,和奶奶一起睡以便照顾她。”赵德水说。

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的客人多了起来,远路的亲戚晚上要住下,一家人就把床留给亲戚睡,自己打地铺。赵德水说,那时候自己和爱人带着儿子腾出小床,到客厅打地铺,有时候床还不够,母亲陈金兰也把床垫子挪下来打地铺。

年,陈金兰的婆婆突发脑溢血,71岁的陈金兰第一时间将95医院,赢得了最佳抢救时机。“我母亲一个70多岁的老人了,背着我奶奶就往楼下走,那时候她心里想着多一分多一秒可能我奶奶抢救的机会就多一点。”陈金兰的小儿子赵德森说。

年,婆婆中风严重,生活上无法自理,精神上也极度不稳定,经常撕扯摔打,大小便失禁,每天除了陪老人开心外,她还四处求医问药,打听治疗半瘫的土办法,像哄小孩似的,给老人喂西药、煎中药,亲尝汤药。“我奶奶常年卧床,大便不下来的时候,我母亲用手去给她抠下来。”赵德森说。

每天为婆婆端饭、梳头、按摩、洗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春节,百岁的老婆婆安然离世,平凡的陈金兰用一生的时间,践行孝道,传承孝道,以文明的孝道家风教育后人,温暖社会。

在陈金兰老人的感召下,全家兄弟姐妹和后辈子女们都争先恐后的分担照顾老人的工作。“上厕所有时候我扶不动,儿子就请了一个月的假来帮我一起照顾。”陈金兰说,自己的儿子儿媳都非常孝顺,炖了鸡、排骨,儿媳妇就用刀剔下来,剁碎了喂奶奶吃。儿子每天下班回家,没事就给奶奶捏一捏。

在奶奶精神不稳定的时候,孙子赵德水也经常日夜陪伴,像哄小孩似的陪老人开心。为了能够帮助奶奶康复,他专门购买了拔罐和医药书籍,试图打通血脉,期盼奇迹能够在奶奶身上出现。

(赵德水发明养生保健中医疗法,图:为老人洗脚)

赵德水的孝心不仅体现在自己的家人上,他还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弘扬孝德文化。年,他担任孝里镇大桥村的第一书记,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主动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成立“孝德基金会”,鼓励那些孝老爱亲的村民。每到传统节日,他常自费购买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看望村里90岁以上的老年人。“弘扬孝德文化,是我们华夏儿女的传统美德,我也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自己孩子孝老爱亲的榜样。”

(赵德水担任第一书记期间看望村李老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