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身边人总把老年痴呆误认为阿尔茨海默病,因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之一就有记忆力减退、失语、健忘等行为,但是这并不足以确定得了阿尔茨海默病,这时,建医院检查,早期确诊之后可以先进行非药物干预,也能很好的预防和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带大家看看阿尔茨海默病三个阶段的不同症状,以便于发现家里老人的情况及时治疗干预。
01早期
记忆力减退,尤其是不能记住近期的事,不能学习和记住新的信息;语言沟通能力下降,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情绪不稳定;容易迷路;判断能力下降。
02中期
完全没法记住近期的事,完全不能学习和回忆新的信息;注意力不集中;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如梳头、吃饭、穿衣及大小便等需要别人的帮助;迷路情况更严重,有时在家也会迷路;出现精神问题或有攻击他人的行为。
03晚期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有可能不会吞咽吃饭;常常因为感冒、肺炎或者褥疮导致死亡。
目前看来,虽然阿尔茨海默病不可逆转,已经发展到痴呆阶段将无法治愈,然而却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首先控制危险因素,防发病(AD的一级预防);其次降低淀粉样蛋白聚集(目前正在国内外开展的,抗淀粉样蛋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用于3期药物临床试验的:Gantenerumab等)防进展(AD的二级预防),也就是,在只有淀粉样蛋白阳性,尚未触发级联反应之前,降低淀粉样蛋白聚集,就可阻断AD病程,防止疾病发生、发展。
这是AD诊治的最高境界,要达到此境界就需要掌握两大法宝:通过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cognitivedecline,SCD)的临床特征,来判断哪些人需要检查淀粉样蛋白。
我们知道,阿尔茨海默病从淀粉样蛋白开始在大脑皮层沉积,到临床出现客观认知损害(就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至少需要15-20年时间。在此期间,如果比较敏感者,出现客观认知损害(MCI)之前5-10年会自我感觉记忆力下降。
所以说,在AD患者“发病”(MCI)前5-10年就应该有记忆力下降的主诉了,只是症状很轻微(verysubtle),不容易被常人察觉。
除此之外,生活习惯和情绪也很重要,平时要清淡饮食,据调查,发现有这几类情况的人更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病。
空巢老人
现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孩子忙碌在外,家里一般只有2个老人,如果老人平时就是比较宅、孤僻的性格,那么更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整天没有说话的对象,人会慢慢变得越来越孤独。
不爱走动
比起出门,很多老人更爱待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发呆。不喜欢出门也不喜欢别人打扰,导致越发的宅,建议这类老人多出门跟别人交流,看看新事物,可以跳跳广场舞或者遛遛狗,也能激发大脑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