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调色必然会让人联想到后期处理,但是对于即拍即用的直出党而言,后期呢?不存在的。那么怎样才能直接拍出极具风格化的色彩?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相机都像富士那样自带胶片模拟,那么本文我们就来聊一聊让直出爱好者狂喜的机内色彩配置。
机内直出的秘密“前期调色”
几乎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数码相机,都可以对照片中的色彩与纹理细节进行一些自定义设置,从而改变照片的直出效果,实现前期调色。并且这些效果可以在实时取景与照片回放中直观地呈现出来,不仅可以提升拍摄效率还能更好地进行效果展示,非常适合不会后期处理或热衷于直出的摄影师。
对于机内色彩配置,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参数着手,分别为:白平衡、白平衡偏移、照片风格(详细设置),不同的相机可能在名称或设置方式上略有不同,不过原理互通,虽然本文以佳能相机为例,但其他品牌机型也可以进行参考设置。在分享配置参数之前,在这里需要简单说一下原理,以供大家在设置中自行变通。
白平衡设置
在讲白平衡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基础的概念:色温,单位为K(开尔文)。这是一种表示光线颜色的计量单位,数值越高,色温越高,光线的颜色越冷,反之亦然,数值越低,色温越低,光线的颜色也就越暖。
当我们处在不同色温的光线环境时,相机所拍摄的画面难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偏色,而相机的白平衡设置就是通过K值的加减对偏色进行矫正。简而言之,所谓的白平衡就是将不同色温环境中的白色,始终修正为准确白色的功能。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白平衡的设置与前文中所讲的色温恰恰相反,因为白平衡是通过加蓝减黄,或加黄减蓝的方式纠正色偏,所以K值设置越高画面越暖,反之K值越低,画面越冷。虽然白平衡作为一种色彩“校正工具”,但是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白平衡改变画面的冷暖,从而渲染出不同的环境氛围。
白平衡偏移
简单来说,白平衡偏移是在原白平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附加的偏色调整。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可以为画面起到类似滤镜的上色的效果。相比白平衡的冷暖,白平衡偏移增添了四个不同的维度,即A红色、B蓝色、G绿色、M洋红。通过相机的拨杆,我们可以随意调整画面色彩向该方向偏移。
不仅仅是向上下左右四个维度,我们还可以向斜侧方偏移,中和两种色调获得新的偏色,如红加绿变黄、绿加蓝变青、蓝加洋红变紫、洋红加红变深红,具体的偏移思路,可看上方的配图更易于理解。
照片风格(详细设置)
锐度三剑客:强度可用于改变被摄体轮廓的清晰度,参数的加减直接影响画面质感的强弱。精细度可调整画面细节的增益,直接影响画面的解析力。临界值会改变被摄体边缘与元素之间的过渡。
锐度中的参数也并非越高越好,主要还是看照片的拍摄题材与风格。低锐度能够带来柔美的视觉反馈,高锐度能够带来强烈的质感,展现刚劲硬朗的风格,在实际的拍摄中,还是要按需调整。
反差:用于调节画面高光与阴影之间的对比度变化。反差越大,明暗对比越强,画面也就越通透,但会给高光与阴影中的细节带来一定的损失。反差越小,明暗对比越弱,画面会偏灰,但是细节将进一步得到保留。
饱和度:用于调整画面色彩的纯度,饱和度越高,画面色彩越艳丽,反之越低,画面的色彩越寡淡。
色调:用于改变画面整体色彩倾向,减小参数画面会偏向于洋红色,增加参数画面会偏向于绿色。
常用拍摄风格直出“配方”
港风复古:灯光摇曳,黄色暖人,复古回潮的港风,绝对可以俘获一大批美少女的心。为了让画面产生偏暖的效果,需要适当地增加相机白平衡。白平衡偏移偏右下,渲染画面的色彩氛围,拍摄时不需要太大的光圈,可适当增加一些锐度和反差,也可以尝试使用高ISO,为画面带来一定的颗粒感。
白平衡:K
白平衡偏移:A3M2
详细设置(风光):锐度强度3、精细度4、临界值3、反差-1、饱和度+2、色调+1
日系清新:这种风格更适用于校园写真与日常记录等拍摄题材,白平衡偏冷,白平衡偏移微青,也就是右上角方向。可使用大光圈制造梦幻的效果,并将曝光提亮一档为画面带来高调清新的氛围,适当降一点反差让画面略显清淡。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26%